近日,贵州遵义出现了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中共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启动《遵义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全市民革党员积极响应号召,牢固树立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意识,积极主动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为阻断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贡献民革力量,展示民革风采。
积极动员部署 彰显民革力量
10月19日,遵义发现本轮疫情第1例外省关联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民革遵义市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立即作出安排部署,制定工作规划。“作为民革党员,要勇担责任,主动请缨投身到疫情防控中,特别是民革党员中的医务工作者、民革企业家,应发挥优势和特长,用实际行动为共同遏制疫情蔓延做出积极贡献。”10月21日,民革遵义市委会发出《致全市民革党员的倡议书》。
倡议书指出,全体民革党员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和省、市疫情现场处置指挥部工作安排,进一步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民革组织的号召下,全体民革党员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所在地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全力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为遵义战胜疫情再次贡献了民革力量。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10月19日下午,民革遵义市第四支部党员、大刚集团董事长王大刚得知疫情情况后,第一时间作出安排,紧急组建了一支由10台车辆、10名驾驶员、6名保障人员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车队以及消毒液、口罩等若干物资,随时听候组织调遣。
民革遵义市一支部党员、遵义市永益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长江在得知遵义市航天中学恒大分校急需口罩后,立即组织公司员工购买了10000个口罩,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学校师生手中,解除了学校的燃眉之急。随后,又得知汇川区高坪镇高坪街道办事处、遵义市工商联在防疫工作中缺少口罩时,又当即组织公司员工为两个单位各送去20000个口罩。
近期,遵义阴雨绵绵,气温不断下降,民革遵义市六支部特地准备了二十床军用棉被,联合蓝豹救援的队员们,送到遵义市疾控中心,又到高铁站南宿酒店,给集中居住酒店的医务人员送上急需生活物资。“最近天气非常寒冷,援遵医务人员奋战在一线非常辛苦,希望能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支部党员说。
民革绥阳支部党员、贵州宝洞酱藏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严茂伦,带头开展“抗疫有情,民企有爱”行动。10月23日,组成抗疫物资捐赠及慰问小分队,赴洋川、郑场、牛心、蒲场、等抗疫一线,将5000只一次性口罩、3600瓶矿泉水捐赠给在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以实际行动为一线抗疫助力。
看到一线人员面罩上挂着的水珠,党员们感动地说:他们为我们冲锋一线,我们为他们遮风挡雨,为他们提供一餐饭,准备一杯水,让他们疲惫回来后能安心睡一觉。
民革遵义市二支部主委聂星,从22号开始,先后在大兴路社区、老城办事处、官井社区、纪念馆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前登记、录入和检测区域协调、布置等工作。同时多方协调各方捐赠的口罩、手套等物资,为志愿者们做好后勤保障。24日晚上,按照统一部署,为确保22点开始的管控措施能落实到位,聂星和志愿者们深夜巡查,一直到凌晨5点,保证一个出入口进出社区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实。
工作中,细心的聂星发现,志愿者在指导市民操作手机进行扫码检测时,由于市民们没有戴手套、手机也没有消毒,有交叉感染的隐患,聂星立即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提醒志愿者和参检人员。
连日来,遵义民革党员以不同形式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除捐款捐物外,还根据工作生活中发现的疫情防控注意事项,结合自己工作撰写了多篇社情民意,向上级民革组织和市级有关部门报送。
做好防疫“守门人”
疫情来袭时,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永远是守护人民生命安全最值得信赖的人。
19日晚上,遵义中山社区医院接到通知后,68岁的民革党员、该院院长陈云英,立即从家里抓起一件羽绒服,冒雨前往医院,通知所有医务人员马上回到岗位。接下来的几天里,年近古稀的陈云英始终和医务人员一起坚守一线,昼夜值守,吃住都在医院,每晚到后半夜实在困了就在医院沙发上睡一会儿。
民革党员、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长黄佳,居住的小区被要求封闭管理,她主动要求单位出具工作证明,参与到防疫工作中。别人问她,“你们小区封锁了,你不就可以不上班了吗?”她却说,“真的不忍心,疫情当前,各组的队员们几天几夜没合眼,轮番上阵,我不可能钻这种空子待在家里,我要和我的战友们在一起”。
白天,黄佳奋战在全市学校、医院、机关等重点消杀场所,晚上只能回单位。“不过,这两天,哪有时间回单位哟,一直在现场。”
民革遵义市机关三支部党员、播州区中医院的唐恩民、田伟以单位为家,全力参与播州区人民医院抗疫紧急防护培训和日常工作。培训好每一个医务人员,为安全高效完成核酸检测和应急处置做好充分准备。
疫情虽未彻底过去,但在遵义全市民革党员持续投入的抗疫斗争中,人们相信,众志成城、同心抗疫,遵义必将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颜秉玺综合报道,民革遵义市委会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