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做优做强贵安新区工业产业夯实强省会发展根基
作者:gzmg 来源:贵州民革 日期:2022-09-05 阅读:2688
      贵安新区作为贵州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自建设以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贵安新区工作的指示精神,围绕全省大数据战略行动,全面坚持创新推动发展,尤其是随着“强省会”五年行动的实施,贵安新区积极探索,全力推进融入贵阳市工业产业发展中,随着宁德时代、恒力等一批企业的落户,极大促进全市经济增效提质,工业实力稳步提升。但调研发现,要加快推动贵安新区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实力较弱2013年,贵安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71:20,到2019年比例调整为5:32:63,与2013年相比,二产比例显著下降,三产比例显著上升,二三产结构比例及发展速度不均衡,第二产业比例较低,工业实力较弱。另2020年,贵安新区直管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为148.93亿元,而贵阳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是277.41亿元,修文县为242.34亿元,就规上工业总产值而言,贵安新区仅为贵阳经开区的50%左右,为修文县的60%左右,贵安工业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发展亟待高质量转型提升。

二是产业发展不均衡。2020年,贵安新区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产值贡献90%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工业产值贡献8%左右,其他工业产值贡献2%左右,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一枝独秀”。然而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总量小、发展弱”的问题,贵安新区的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主要聚焦手机终端、服务器、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行业,以中低端制造、组装为主,高附加值产业环节发展不足。同时,产值贡献以富士康、浪潮等企业为主,其中富士康工业产值占新区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70%以上,其他企业规模较小,产值较低。

三是大数据产业附加值不高。贵安新区大数据服务以“数据宝”为典型代表,以数据一级处理为主,其他高附加值大数据服务产业发展不足。另外,目前已建成投产的贵安新区数据中心,因占地大、能耗高等问题,未来将面临“碳中和碳达峰、能耗双控”的环保压力。同时,该大数据中心产业以数据存储为主,其他交换机、光模块、服务器等制造环节发展不足。比如,贵安新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400万台服务器上电,但目前工业制造距离400万台服务器上电目标还差389万台。 

四是固定投资发展乏力。2014-2016年间,贵安新区三年固定总投资金额近1500亿元,重点投向基建建设、地产投资、设备购买、项目建设等领域。2017-2020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四年总投资金额不足1000亿元。综合来看,贵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由2014327.48亿元下降到2020111.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波动下降。顺沿贵安新区发展轨迹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降、工业投资增幅明显回落、投资项目落地慢等问题制约贵安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由此,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做大工业规模,做强实体经济。贵安应持续大力发展以工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以做强做优制造业来稳固三大产业的底盘,推动制造环节向中高端延伸,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统筹布局以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为主导产业,建设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涵盖大数据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园区。通过以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等方式,增强产业聚合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导新区内不同产业园区的专业化产业集聚,促进产业上下游和协作关联企业集聚,完善专业化平台、商务、金融、物流、专业化基础配套五大服务,建设市场化投资平台,提升服务链。促进传统产业功能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经济转型。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产业集群。按照“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推动贵安新区的大数据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生态,加大招引培育龙头企业力度,充分发挥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来招引国有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打通产业上下游、高效率的配套供应,使得产业之间相互支撑,协同融合、高效循环、共同发展、打造贵安新区产业集群的链群式发展态势,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是推进招商引资,强化资产投资。应把招商引业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以招商引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既要招大引强,又要招新引优。应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快推进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链长制招商等,紧盯央企、知名民企,瞄准产业链头部企业精准发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应通过财政资金增资或吸引社会自己投入等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形成产业培育合力,保证资金的畅通以及可持续。加强部门统筹工作,对现有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解决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的“政策打架”问题,凝聚部门合力,搭建项目代办中心、投诉中心和服务中心,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项目审批、征地拆迁等问题,全面提高全省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土地要素方面。建议省自然资源厅尽快完成全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修编调整,支持贵阳贵安跨市()交易占补平衡指标,指导全省落实好增减挂钩”“增存挂钩等用地政策,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和产业链亟需配套项目用地需求,促进贵阳贵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二是资金要素方面。建议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我省金融机构比照发达地区做法,将企业订单和应收账款作为贷款抵押物,放宽抵押担保门槛,变等企业上门融资主动出击,变守融资门槛综合研判融资条件,增强贵安金融融资能力。三是人才要素方面。建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长效化专业招商队伍,结合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机遇,科学研究论证全省产业项目,根据各地产业布局,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选址,优先考虑大数据产业、新型数字化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落户贵安,立足大数据特色产业领域做优,培育新型产业,补链强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围绕数据中心建设,积极在服务器制造、云服务及大数据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产业布局。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环节由低端制造向服务器、芯片等中高端制造业延伸,拓展智能终端产品,推动富士康、浪潮、福爱电子等中企业发挥龙头效应,拓展上下游企业,增强区域内企业活性,打造西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聚集地带动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